16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「次下」,這是《阿彌陀經》後面還有這麼一段經文,「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,各出廣長舌相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,說誠實言,汝等眾生,皆應信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」,這個都是《阿彌陀經》裡面的經文,這也是《阿彌陀經》的經題,經題他只講了一半,上面一半是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」,所以我們看看這個經題,就真正不得了。《阿彌陀經》它的宗旨,是勸我們相信,勸我們發願,勸我們聽聞之後,思惟繫念,求生淨土,這個經叫做「稱讚不可思議功德」⋯⋯

15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「乃至無有一念慚愧之心,命欲終時,地獄猛火一時俱至,現在其前當見火時,即遇善知識」,這是講他地獄相現前了,造這些罪業必定墮地獄,這是在他臨終地獄相現前的時候,遇到善知識,「為說彼佛國土功德勸令往生」,那麼這一類的往生的人,也是彌陀四十八願的第十八願所攝受的眾生,所以古大德都公認四十八願第十八願第一,道理在此⋯⋯

14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一切大乘佛法當中,又唯獨淨土這個法門,最契合現代人的根機。為什麼最契合現代人的根機呢?現代人修學這個法門,真的是萬修萬人去,一個也不落空,這是真實的利益。其他的大乘法門,難度比較高,為什麼呢?其他法門都必須斷煩惱,都要斷惑,這個惑就是煩惱,如果說到斷煩惱,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煩惱不能斷乾淨,你就決定出不了輪迴⋯⋯

13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譬如佛跟我們說,一切眾生的財富,物質享受,這都是果報這個果報怎麼來的呢?怎麼會有這麼好的物質、財富?財布施,財布施得來的。你修財布施,你能得財用不缺,前生修的財布施多,今生得的財富多;前生法布施多,這一生聰明智慧;與佛法有緣,前生無畏布施多,這一生得健康長壽,都是因果。三種布施是因,財富、健康、智慧這是果報,要深信,深信你才會拼命去做,所以這個果報是這麼得來的,這叫深信⋯⋯

12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⋯⋯「第三重舉九品返對破者,諸師云上品上生人,是四地至七地已來菩薩者」這是古來的這些法師的說法,善導大師為我們解釋他說,「何故觀經云,三種眾生當得往生」,這就不是講四地至七地了,他是講三種眾生,哪三種眾生呢,一者但能持戒修慈,第二種不能持戒修慈,但能讀誦大乘,第三不能持戒讀經,這個就是連讀經的能力也沒有了,唯能念佛法僧等,他還能念念不忘佛法僧三寶,那這個不要四地菩薩,不要四地以上,這個我們一般人,都可以做得到⋯⋯

11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「正受者,想心都息,緣慮並亡,三昧相應,名為正受」這幾句話也就是《彌陀經》裡面所講的一心不亂,這個一心不亂就是正受,《無量壽經》雖然講一向專念,以及恭敬稱念阿彌陀佛,那個恭敬稱念,雖然不是明顯的講一心不亂,但是意思都一樣,都有了,只是程度上淺深不同而已,也就是蕅益大師所說的功夫淺深不同,所以這個一向專念,就是一心一心專一個方向,專注在這個方向,這樣的稱念、憶念、繫念,才有用處,所以這才是三昧相應⋯⋯

10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》-悟廣法師

淨空老和尚弟子悟廣法師'

過去六祖惠能大師常說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不見世間過是真的沒有見到世間過嗎?不是,見而不見,好好去體會,見而不見,那就更不用說他去論是非論長短.那是不是不知道世間過呢?也不是,對世間是非善惡清清楚楚,但是不毀謗,不批評,好的才說,所以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的都是世間過失,而且還牢牢的記著,哪個人的是非,哪個人的不對,哪個人對我不好,記得清清楚楚,西方極樂世界念念求生,若有似無,時時刻刻在評論,我們要曉得,這些都是對於往生是很大的障礙⋯⋯